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6月23日22时,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公安局花石峡派出所接到报警:三名外地游客在游玩时车辆陷入泥潭被困,自救无果,需要立即救援。
接到报警后,花石峡派出所民辅警立即携带救援工具赶往事发地。由于天黑、信号差、具体位置不明,2个多小时后才找到被困车辆。清理淤泥、警车牵引、铺垫石子……8个多小时后,终于将被困车辆顺利拖出。
“多亏有你们人民警察,不然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谢谢你们,谢谢玛多公安!”脱困后,游客拉着民警的手激动地连连道谢。等处理好一切回到所里时,天已经亮了。
【资料图】
其实,对于花石峡派出所的民辅警来说,这是再寻常不过的一个夜晚。
地处果洛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三州交界、平均海拔4500米的花石峡镇是进藏入疆出川的必经之地,也是青甘川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花石峡派出所辖区公路里程580公里,道路交通保畅任务十分艰巨。面对日益复杂的治安状况和交通管理形势,派出所打破警种壁垒,优化警种协作,因地制宜推行“交所合一”警务模式。
维护治安、管理交通、保障安全、服务群众……一个基层派出所,工作怎么这么忙?
“用老话说,就是为人民服务!”花石峡派出所所长更尕才让笑着回答。
人民公安为人民。结束对话,记者开始整理在花石峡派出所采访到的点点滴滴,试图从一个个故事中,寻找群众信任这个派出所的理由。
孤寡老人:“我的钱找不到了”
“别着急,怎么回事,您慢慢说。”听着电话那头传来索德焦急的声音,派出所民警万鹭心头一紧。
今年75岁的索德是住在辖区的一位孤寡老人。早在几年前,派出所民警在走访时了解到老人的情况后,就常在逢年过节前去探望,一来二去,双方渐渐熟悉起来。
“我的钱不见了,我找了半天都没找到……”老人说着哭了起来。原来,索德有2万多元积蓄,平时一直用布袋包裹后压在床铺底下。3月29日这天早上,她吃过早饭打算出门买点东西,却发现钱不见了。心急如焚的索德第一时间拨通了派出所的电话。
挂了电话,万鹭跟同事尼玛南加一起朝老人住的地方赶去。
到达现场后,细心的二人仔细询问老人出门后的活动轨迹、有没有接触过陌生人等一系列情况。发现索德没有接触陌生人,也没去过别的地方,而且家中的门窗都完好无损,屋内物品也没有被翻动过的痕迹。
“会不会是放在其他地方了?”结合现场情况,万鹭作出判断。在征得同意后,两个小伙子在索德家中细致地查找起来。抽屉、衣柜、大包、小包……一个多小时后,终于在一个柜子里找到了2万多元现金。
“谢谢,谢谢你们……”拿着“失而复得”的钱款,索德又激动地哭了起来。
“有困难找警察。”在花石峡镇,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
3月25日上午,辖区的一名银行业务员来到花石峡派出所,将一面印有“真心为民办事,倾心为民解忧”的锦旗送到了民警的手中。
这背后的故事,得从两天前说起。
那天,一名客户到该行办理业务,在柜台通过银行卡取款60万元,客户拿到钱之后就离开了。下班后,这名银行工作人员发现自己操作失误向该客户的银行账户中错转了120万元,随即尝试寻找该客户,但始终无法确定该客户信息,便立即到花石峡派出所寻求帮助。
了解情况后,派出所立即作出安排,11名民辅警几人调取监控视频,几人前往各牧业社寻找。
功夫不负有心人。45个小时后,终于根据视频中显示的人像画面确定了维日根村牧民公某。取得联系后,经过讲明利害关系,公某答应配合银行及时归还这笔钱款。
一声声感谢是千万次义无反顾最好的见证。
家住措柔村的华旦朋措今年24岁。因为学历不高,身体又有些残疾,5年前找工作时四处碰壁。为了帮助他就业,派出所民警帮他报名考取驾照,并在附近的加油站给他找了一份适合的工作。
无独有偶。来自维日根村的尕昂尼玛能到加油站工作,也是因为派出所民警的牵线搭桥。在一次走访中,得知尕昂尼玛的母亲看病花费30多万元,作为家中长子,尕昂尼玛四处打工,收入并不稳定,民警就将其介绍到加油站当一名加油员,每个月都能有3000元左右的稳定工资。
过路司机:“警察同志,我遇到困难”
“你辖区内有车辆被困求助,请求救援。”1月14日0时5分许,花石峡派出所接到指挥中心指令。
接到指令后,派出所民警一边与当事人核对情况、了解位置,一边询问司机的身体情况,赶赴救援。到达现场了解后得知,这名货车司机是从新疆前往成都,途经辖区时,车辆在服务区长时间熄火导致车内温度过低,车辆油箱被冻,车辆熄火无法启动,而司机也出现高原反应。
待驾驶员身体有所好转后,民警在烤油箱的同时一人打火一人泵油,经过多番尝试后车辆终于重新启动。
大年初二那天,因为大雪,辖区的高速路出现拥堵。万鹭和阿旦在海拔4700米的扎卓依垭口疏导交通。忙碌时,一名50多岁的中年妇女从远处跑来,看到二人后,连连呼救:“救救我孙女吧!”
跟着她的脚步,两位民警在车流末尾的一辆车上看到了一个小女孩。简单询问得知这一家人是在成都过完年后赶回新疆。因为堵车时间较长,原本有些发烧的小朋友突然意识不清。
看到这种情况,二人立即开着警车将小女孩送到了140公里外的海西州都兰县香日德卫生院,直到小女孩病情稳定后才赶了回来。
有人说,天上玛多一年只有两个季节,一个是冬季,另一个是大约在冬季。的确,五月的花石峡镇依旧大雪纷飞。
5月22日中午,辖区牧民居某给派出所打来了电话,说自己开车从放牧点回家的路上掉进了泥潭,已经两天一夜了。
接到求助后,民警携带着救援装备迅速赶到现场。看到被困车辆陷入泥潭,民警立即铲除车辆周围淤泥。看到汽车轮胎露了出来,民警让驾驶员启动车辆,想用警车拖拽的方式,让被困车辆驶出淤泥。但由于车下仍有淤泥,车辆打滑无法拉出。于是,民警趴在泥地上,将车下积雪铲除,再次用警车拖拽,这才将被困车辆拉了出来。
“以往受警种限制,我们在处置交通事故时,经常出现勘查现场不规范,影响事故处理进度等问题。现在,我们派出所结合工作实际,通过开展治安管理、纠纷调解等基础业务以及交通法规、事故现场处置等交警业务学习,使派出所民警既掌握了交警基本业务,也了解了辖区社会治安要素,真正实现了‘一警多能、一警多专’,切实提升了派出所民警的实战能力和水平。”更尕才让告诉记者,年初至今,花石峡派出所已经成功处置救援类警情30余起,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超20万元。“从我们派出所调出去的,哪个岗位都可以!”
民警:“没问题,我去!”
采访时,记者发现,和许多人拒接陌生来电不同,更尕才让有个习惯,工作再繁忙,但凡手机上显示有未接来电,都要抽空一一回复。他说,这十有八九都是路过的大车司机打来的,他们遇到的难题,或许性命攸关。
去年12月9日凌晨2时许,派出所接到报警称:“共玉高速有一半挂货车起火,急需救援!”
在通知消防部门后,派出所组织5名民辅警带着10余罐手持式干粉灭火器急赴现场。在距离一公里远的地方,就看到现场浓烟滚滚。考虑到半挂货车油箱内会存有燃油,民辅警立即让司机对装有油箱车头与车身进行分离,排除燃油燃烧爆炸的风险。并且在距离起火地点500米外的地方利用警车与反光桶封锁道路,避免二次事故发生。
此时货车火势越来越猛,如不及时扑灭,将会引燃到车厢内货物等其他易燃易爆物品,后果不堪设想。
危急时刻,在场民辅警来不及多想,手持灭火器冲入火场。在用空所有的灭火器后,火势依然没有得到控制。说时迟那时快,几个人急中生智,利用道路两旁的积雪覆盖在起火点上。一个多小时的艰苦奋战,终于压制住了火情,为后续增援的消防队员赢得了宝贵的抢险时间。
在火势得以控制、明火被扑灭时,几个人又对起火车辆再次进行检查,排查其他隐患,防止引发二次火灾。
救援结束后,几名民辅警身上全是灭火器的白色粉末,一个个灰头土脸。有的人衣角被火烧着了,有的人睫毛被烧焦了,有的人双手都被烫出水泡。
都说金色盾牌热血铸就,在这片土地上,从草原到深山,从街巷到村落,越是条件艰苦的地方,越少不了公安民警默默奉献的身影。
今年5月,花石峡镇境内出现暴雪天气,民警发现在共玉高速370余公里处道路积雪结冰严重,积压大型货车60余辆,小型轿车40余辆,其中几辆车中,还有不少前往玉树藏族自治州方向和果洛藏族自治州方向参加事业单位的考生,而车辆积压路段距离玉树市有将近500公里,距离果洛州将近200公里。
情况紧急,派出所立即启动应对极端天气应急预案,科学调配警力,对拥堵路面开展疏导作业。因路面坡度较大,积雪结冰现象严重,重型货车打滑无法前进,导致路面被重型货车堵塞。民警当即对重型货车进行疏导救援,通过5个多小时的奋战,5月7日2时许,终于疏通出一条车道。
这边的任务刚刚结束,派出所又接到报警,在辖区德玛高速垭口附近,同样因暴雪天气,积压车辆过多,需要民警疏通道路。
雪情就是命令。此时,已是凌晨两点半,为确保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最大限度预防因暴雪天气引发的交通事故,派出所决定兵分两路:由三名民警,继续留在共玉高速车辆积压路段进行后续疏通工作,剩余三名民警立即前往德玛高速垭口车辆积压路段进行疏通。又是一个通宵奋战,花石峡镇辖区德玛高速,共玉高速两条重点道路全线疏通。
脸冻红了、手冻僵了、脚冻麻了……然而在风雪中,那一抹藏蓝成为了最亮丽的风景。
眼前不见苦,只因宏图在心中。
今年39岁的更尕才让是地地道道的玛多人。今年是他参加工作的第15个年头。一年前调入花石峡派出所工作时,他就下定决心,要带着这支平均年龄26岁的队伍,守好这片空气稀薄的苦寒高冷之地。
“算上今年我已经两个年头没有回家过春节了。春节是家家户户团圆的日子,但对于我们警察来说,‘年’更多的意象是责任,是坚守。”万鹭是派出所年龄最小的一个。虽然老家在西宁,可如今他已经把自己的根扎在了这里。
久美昂秀是派出所的副所长。在他眼中,群众的每一件小事,都是自己要倾尽全力去解决的大事。也许正因如此,他和同事才会形成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为了及时缓解救助人员的高原反应,大家轮流购买便携式氧气瓶放在办公室。几年下来,这个习惯雷打不动。
45岁的尼玛南加是派出所的一名辅警。2004年参加工作,这一干就是19年。现在,只要提起他的名字,大家的评价出奇的一致:任劳任怨、吃苦耐劳、踏实肯干、服从指挥。
其实,这样的故事不仅仅发生在花石峡派出所。
“我们公安局下设12个职能部门和5个派出所,全局共有民警90名,辅警94名,村警32名。”玛多县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魏波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玛多县全体警务人员始终以维护稳定为着力点,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主动与群众打交道、交朋友,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重整行装再出发。
“我们被称为‘最美高冷雪警’,其实这6个字不仅仅是对我们工作的要求,也是对全州1000多名公安民警坚守高原的真实写照。穿上这身警服,就要发挥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的‘高原铁军’精神,对得起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和使命。”魏波说。
手记:“高冷雪警”的冷与暖
无论是听到这群人的故事想要去实地了解一番,还是亲眼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听到他们奔波的故事,甚至在跟着他们出警的时候,我们都在讨论,这该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在采访时,花石峡派出所所长更尕才让告诉记者这样一个细节,他在出警时听说,常年跑这条线的大车司机有一个微信群,派出所的联系方式都能在群里找到。对于这些司机来说,路上遇到困难,第一反应就是找警察。
“一开始有些意外,后来一想,这不就是证明咱们这工作做到家了么?不然咋会信任我们。”皮肤黝黑的更尕才让说着笑了起来,露出一口大白牙。
我不知道这份信任背后需要付出多少艰辛,因为我仅仅站在这个海拔4500米的地方,就觉得头疼,喘不上气,更别提在凌晨接到电话时第一时间奔赴救援现场;在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天气、冒着风雪在路上疏导交通;在熬个通宵完成一项任务后马不停蹄地奔赴下一个现场。
但我知道,除了人民警察这个身份,他们也是丈夫,是妻子,是儿女,是父母,是家人心中不舍的牵挂。我也知道,花石峡派出所的这群人,仅仅是玛多公安这个群体中的一分子。
在高寒缺氧、基础薄弱、环境恶劣的状况下,这支全省警力最少、最年轻的县级公安队伍,驻守在高原,守卫一方平安;穿梭在街巷,全心全意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奋战在一线,绽放别样的青春光彩,成为当之无愧的“最美高冷雪警”。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有困难找警察这句话在这个地方体现得淋漓尽致。对于这群被称为“高冷雪警”的人来说,即便没有那一面面锦旗,脚下那一片土地可以作证,群众脸上的笑容可以作证,挂在额头的汗水可以作证,那出警时耳畔呼啸的寒风,就是给他们的掌声。
标签: